|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力打好每一場球。」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球員廖宜賢,以堅定的語氣道出球隊目標。上年度賽事結束之後,從公開男一級降格為二級的經國男籃,就面臨沒有教練帶隊的窘境。今年,靠著高年級球員自發性帶領,以及球隊上下團結一致的贏球拼勁,經國男籃要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挑戰男一級。
受限於學校聘任的人事問題,經國男籃頓失教練。球員試圖多次和校方反應,卻始終沒有下文。無奈之於,他們也只能打起精神,繼續專注比賽。廖宜賢說:「身為學生,我們無力改變現狀,能做的,就是打出好球,讓大家看見我們的實力。」
廖宜賢和陳琮堯兩名高年級球員挺身而出,負責推動球隊運行。一週五天,一次三小時,經國男籃自發性地鍛鍊體能和基本功。每當對於比賽戰術,或是隊務有疑問,成員們也不分年級,提出看法和大家一起討論。廖宜賢說:「教練過去就說過,球員之間就是要多鼓勵、多溝通才會進步。」正因為多了這個平台,球隊凝聚起向心力。透過溝通,認識、了解彼此,進而增加在球場上的默契,打球氣氛也變得更加良好。
但是少了教練這個軍師角色,球員調度,始終是比賽時無法克服的問題。廖宜賢分析說:「高年級在球場上打球,畢竟沒辦法關注到比賽的細節。無法妥善分析狀況,使得球隊常常得分當機,沒有人可以出面HOLD住劣勢,因為可以HOLD的球員都在場上打球。少了妥善調度的能力,原本可以輕鬆獲勝的比賽,戰情常因此變得緊繃。」
戰術靠著經驗摸索,臨場應變和節奏掌握能力,也必須球員一手包辦。相較其他球隊,經國男籃在今年度賽事中,面臨更嚴峻的考驗。廖宜賢說:「我們相信球隊的戰力,其實並不差。大家現在共同的目標,就是拼一個。先拼進複賽,最終希望能重返男一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