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承等一行人自助單車環台
「臺灣是個充滿魅力的國家,徹底奪走我的心。」帶著靦腆的微笑,來自南韓的大四學生高大承,說出自己再度踏上這片土地的原因。去年8月來臺參加由大專體總承辦的單車成年禮活動後,高大承始終難忘充滿人情味的臺灣,回南韓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再次燃起單車環臺夢,主動邀約同校單車社的盧楗昊、金大浩和金柱昌組成鐵馬團,趁著寒假空檔來臺,再度挑戰環島千里。
來自南韓的他們,幾乎完全不懂中文,但是透過科技輔助以及互助合作,由高大承靠著Google導航領騎,身兼技師的盧楗昊在隊伍尾端,隨時注意成員狀態並協助修復腳踏車。他們以每天騎乘5-6小時,約莫100公里路程的節奏,順利在11天中達成環臺目標。
高大承和盧楗昊,去年分別入選單車成年禮國際學生代表,和臺灣學生一同在11天中,以順時針方式騎腳踏車環臺1000公里。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這次的行程、飲食和住宿規劃全由他們兩人一起包辦。他們透過Google街景服務確認行進路線和方向,同時參考臺灣朋友們的建議來規劃行程。擔任領騎的高大承表示:「去年因為有工作人員指引,一路上非常順利,這次全部都要靠自己來,著實不容易!」
有了前一次在暑假騎乘的經驗,這次在冬季來臺騎車,對高大承和盧楗昊兩人來說如魚得水。盧楗昊笑著表示:「夏天騎車時的熱度,真的讓人受不了。冬天來騎乘,雖然風比較大,不過氣候舒適多了!」但對第一次環臺的金大浩來說,可沒這麼容易。「臺灣有許多陡峭的山坡路,一路上真的覺得自己快掛了。但是沿途遇到許多臺灣人替我們加油,感覺真的很棒!」
原本就是鐵馬愛好者的他們,對於臺灣的自行車騎乘空間和相關設施讚譽有加。除了沿途可在便利商店或警局等地借到充氣筒,臺灣汽車駕駛對自行車騎士的禮讓和尊重,更讓他們印象深刻。年紀最小的團員金柱昌則是相當喜歡沿岸山海相連的美景。出發來臺之前,朋友們都替他們的旅程擔心,盧楗昊則以這次經驗為例指出:「到不同國度挑戰騎自行車,真的沒有那麼困難。語言隔閡和文化差異根本不是問題。把握機會去嘗試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