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部長勗勉體育主管 「體育人精神,正面影響生涯」
|
2010-09-03 |
|
[劉家瑜]
瀏覽次數:5029
|
|
|
教育部長吳清基今天(三日)上午在99學年度大專校院體育業務主管研討會勗勉體育人,要一掃過去「體育不能當飯吃」的迷思,並舉自身的例子,他說:「我也曾是高中、大學的校隊,當初體育人的訓練精神,一直影響著我的職場生涯,而且都是正面的。」
吳部長指出,學生時代包括在北門中學參加省中上,或進入師大後參加首屆全大運都曾是學校的代表隊,所以對於體育一直有著一份感情;而且,在參與體育過程中有很多體會,比如,練就了敏捷的反應,具有團隊精神,還有不怕操的耐力,深植了「吃苦如同吃補」的觀念,抱著即使流血流汗,為了榮譽也要拚下去的決心,對於未來在職場發展一直是很好的啟示。
事實上,美國有很多政治人物,都展示了熱愛體育的表現,例如福特,他一直對外說是大學橄欖球的隊長;雷根也曾表示,他在大學時代曾瘋迷橄欖球;柯靈頓也很強調籃球,以及參與啦啦隊等。
至於我國也有很多在體育與事業方面都有成就的名人,如,立法院院長王金平,他曾是師大排球校隊,且在跳遠方面也有搶眼表現;還有,已過逝的辜振甫先生,他曾在省運獲得桌球冠軍,這也說明了體育與事業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吳部長還指出,體育人有一些特質,如個性「阿莎力」,很能與人交朋友,爽快等。而且,過去我們一直有一種「學體育不能當飯吃」的迷思,現在我們看看盧彥勳在國際網賽的成績,還有打美國職棒的王建民、郭泓志等,尤其是王建民,母校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已向他表示一旦不打美國職棒後回校任教的邀請,可見在體育方面有表現的人,不必擔心未來沒飯吃。
吳部長進一步指出,體育強可以提昇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他再舉王建民的例子,很多國人赴紐約觀光時,因王建民的關係,很多美國人都會向去旅遊的國人豎起大拇指,這證明了體育是最好而且不必花大錢的廉價外交。
這是大專體總自民國79年法人化以來首次有部長出席,因此,受到與會體育主管的熱烈歡迎,部長並在結業式後與所有人員合影留念。
|
|
|
|
2018-09-17 |
|
|
2018-08-26 |
|
|
2018-07-15 |
|
|
2018-07-15 |
|
|
2018-04-24 |
|
|
2018-03-30 |
|
|
2017-09-17 |
|
|
2017-09-16 |
|
|
2017-09-11 |
|
|
2017-04-12 |
|
|
|
|
|
|
|